城市雕塑之浮雕與透雕
2017/03/14 瀏覽次數:324
浮雕是在石料上面雕刻,使物像凸起的雕刻技法。它與圓雕最大的區別是,浮雕只從前方位表現物像的"半立體感",后方位或貼在石料上,或根據石料層情況 簡略雕刻。要凸起物像,自然要鏟去非物像的部分,如果鏟去非物像部分的深度淺,那凸起的物像就也淺,這樣的雕作就稱為淺浮雕,反之則稱為高浮雕。高浮雕比 較接近圓雕。
浮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,是繼圓雕之后出現的一種裝飾性的雕刻技法,多刻于石壁或木柱的表面,如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的洛陽龍門石窟古陽洞佛龕的石楣上的浮雕、陜西西安唐太宗昭陵六駿浮雕等。
壽山石的浮雕始于明、清時期壽山石硯四雕和印章方柱的四面,雖然因為材料的緣故,在體積上和中國歷代的浮雕作品相比,懸殊很大,但是中國傳統的浮雕藝 術對壽山石的薄意、透雕就是借鑒中國古代寺院、宮殿、亭臺樓閣、小橋、村舍等裝飾雕刻以及摩崖石刻、磚雕、木雕等技法發展而來的。 浮雕的選材十分講究石料的色階分明和石面寬大平整,因此最好選擇色層分明薄形石料,利用外層石色雕刻景物,以里層石色作為襯底,形成自然套色。有兩層色階 者,可以利用上層石色進行雕刻,下層作為襯底,或在襯底上刻薄意,猶如浮雕與壁畫交相輝映。色階有多層次的,可以用來雕刻高浮雕作品,這樣,藝效果就更加 理想。
在浮雕作品中,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,而將背面部分進行局部或全部鏤空,就稱為透雕。透雕與鏤雕、鏈雕的異同表現為,三者都高產有穿透性,但透雕的背面 多以插屏的形式來表現,有單面透雕和雙面透雕之分。單面透雕只刻正面,雙面透雕則將正、背兩面的物像都刻出來。不管單面透雕還是雙面透雕,都與鏤雕、鏈雕 有著本質的區別,那就是鏤雕和鏈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,而不是正、反兩面,因此,鏤雕和鏈雕屬于圓雕技法,而透雕則是浮雕技法的延伸。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東市工業區手機:15230406030
版權所有:河北雲藝雕塑工藝品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雲藝雕塑 ICP備案編號:冀ICP備17007145號-1